蘭嶼筒胸竹節蟲基本資料
1.學名:Phasmotaenia lanyuhensis Huang & Brock
2.食草植物:茄苳、木麻黃、山林投、芭樂葉

蘭嶼筒胸竹節蟲 (Large)      

知識與知性

1.蘭嶼筒胸竹節蟲在成蟲時,超大的體型往往是牠最引人注目的特色之一,目前是台灣發現中最大型的本土、也是特有種竹節蟲。

2.蘭嶼筒胸竹節蟲在一齡若蟲時期,和成蟲型態除了大小、粗細不同外,更大的差別也是最好玩的地方就在,若蟲時期的牠們爬行得無比迅速,因此在生態園區裡若發現牠們,往往是左右搖擺、亦步亦趨,十分討人喜愛。

3.蘭嶼筒胸竹節蟲的體色,有從棕褐色至綠色的變化,棕褐色接近枯枝的顏色,綠色又接近葉子的顏色,因此只要牠們想「躲」起來,往往讓天敵難以發現牠們的身影,是竹節蟲中最擅長隱藏的種類之一。

4.牠們有分雄體與雌體,母的竹節蟲較公的竹節蟲體型為大,母蟲光是身體的長度就可達16公分,加上前腳與後卻的長度往往可以到30公分,相當可觀。

5.蘭嶼筒胸竹節蟲命名的由來,可從名稱上略知一二,牠是蘭嶼的特有種,意思是說除了蘭嶼地區外,要發現牠們的身影當然還是有可能,但相較之下較難,在蘭嶼地區的成蟲的發生期,也就是成蟲大量出現的時間點約在5-11月之間。另外,牠的體型雖然修長,但牠「不瘦」,尤其是在中胸背板可以發現是粗寬型的,呈現圓筒狀。

6.牠們也和大部分的竹節蟲一樣屬於「夜行性」昆蟲,因此想發現牠們大量出來覓食,得趁著「月黑風高」的晚間了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acch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