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轉載自:遠東人月刊2012-06月號)

網址:http://www.fenc.com/magazine/show_faq_new.aspx?SN=6439
前言
沿著台九線來到花蓮縣新城鄉,距離太魯閣國家公園還有五分鐘車程,會先見到一條長約一公里餘的鳳凰林隧道,穿過夾道的鳳凰樹,裡頭藏著一處蝴蝶飛舞的新天堂,這裡是網路上熱烈討論的賞蝶祕境,是各級學校單位戶外教學的首選,也是花蓮的新地標。
  不論是鳳凰林隧道或蝴蝶園區,幕後的催生者其實都是台灣的水泥大廠──亞洲水泥,本期將請亞泥李坤炎總經理與各位分享亞泥的綠色傳奇,看亞泥如何以前瞻思維,在產業發展的同時,也保留了台灣後山美麗的風貌!

262-06-1
↗亞洲水泥李坤炎總經理

植栽美化 礦山綠意盎然
  早期台灣水泥業主要集中於高雄,除了粉塵飛揚造成空氣汙染,原有自然生態也遭受嚴重破壞,直到亞泥花蓮廠出現,從此樹立了水泥產業的典範。「亞泥領導者懷抱前膽性的眼光,在民國60年代初期,其他水泥公司還不敢嘗試的情況下,前往當年尚屬蠻荒的花蓮設立新式水泥廠及礦山。」回憶起這段歷史,李總經理仍感到與有榮焉。

  由於礦場緊鄰太魯閣國家公園,且為花蓮縣南來北往重要幹線上旅客目視所及,亞泥因此更加重視採礦後的綠化、環保工作,「早期重點為礦山植生綠化,後來慢慢衍生出生態培育,因而有蝴蝶園的誕生。」李總經理補充。

  帶著要成立「世界第一流水泥廠和礦山」的信念,亞泥花蓮廠礦山為台灣第一個採用直井捷運系統的山腰式露天礦場。所謂直井,乃由礦體底部從外往內開鑿400公尺隧道抵礦體幾何中心,再由中心點朝上貫穿地表造築300公尺垂直通道,配合1.5公里的皮帶機,將剛採出的礦石送至山下廠區。由於礦石下墜的過程是利用地心引力原理,非但不需額外器具或電力,還可省下長約五公里之卡車爬坡道,大幅節省運輸燃料成本;加上礦石在直井內可避免粉塵飛揚,兼顧環保,且集中開採面後,上方殘坡可儘速植生綠化,尚未開採之下邊坡則仍可保留原有植被,達成最佳水土保持及景觀維護效果,無怪乎李總經理能自豪的說,「『直井』的設計涵蓋了成本、環保及綠化三層面,更符合現代的節能減碳。」

      特別是採掘跡的復整綠化,最為眾人驚艷。民國80年研發的「客土槽植生工法」,於客土槽堆入沃土,植栽當地原生植被,以混植、複層林方式植栽,歷時10年的護育及養成,綠化復舊成效良好。然而,面對環保意識日漸高漲,「客土槽植生工法」漸漸無法符合急迫視覺景觀之要求,是以亞泥又創新採用「陡坡岩壁植生土包堆疊綠化工法」,讓原本需要10年才能達成的綠化成果,1年就可見效。看著工程師們所紀錄下的綠化前後實景照,令人驚訝的是,這些植生綠化的工作,除了極小部分借助外界學者專家,大部分都靠廠內工程師自力研發,因此花蓮廠不只有一般水泥產業的工程師,還擁有造林以及植物相關的專業人員。在眾志齊心努力之下,不但礦場綠化滿分,廠裡更是充滿綠意,這座「森林裡的工廠」獲獎連連,甚至被澳洲政府出版之「礦業永續發展」一書中列為永續發展典範。

262-06-2

  當然,綠色成就的背後其實充滿了汗水與挫折,尤其剛起步時,因為不了解植物適土性,只能多方嘗試,從當地400餘種植被中,選剔了90種適地試植,其中40多種植被成功的推廣。但最糟的是,颱風一來,好不容易種植的樹苗又被雨水淹沒!所幸隨著樹木一天天茁壯,初期外界並不看好的綠化工作,漸漸獲得好評,發展至今,甚至成為當地一大特色。

注重生態 蝴蝶漫舞亞泥
    談到亞泥的特色,不能不介紹名聞遐邇的「亞泥生態園區」。由於最初設立於廠大門前的「亞泥休閒花園」,經常吸引蝴蝶停棲,自2004年開始,花蓮廠遂更進一步嘗試培育蝴蝶生態。不過,蝴蝶對環境的要求十分嚴苛,除了空氣潔淨之外,培育過程中,還必須精準掌控溫濕度、栽植誘蝶植物,並協助蝴蝶避免天敵威脅。

  亞泥花蓮廠於2011年完成600坪蝴蝶培育網室之興建,使蝴蝶得以在仿自然且不受天敵干擾的情況下,安心繁衍。目前蝴蝶生態園區裡常年可見的蝴蝶多達35種,李總經理也預告,「未來將努力維持並突破每種蝴蝶的數量。」

262-06-3

  除了蝴蝶之外,大型蝴蝶培育網室裡,還有竹節蟲的生態,亞泥甚至有一座種植了500種台灣原生植物的植物園,目前並持續搜集及繁殖更多種類的原生植物,展現完整與多樣性生態。

  從一開始的礦場綠化到首屈一指的生態園區,亞泥的綠色之路已開花結果,「雖然前期遭遇許多挫折,但我們的定位和目標一直很明確,因此能持續進步。特別是蝴蝶園的成功,再次證明了亞泥工廠的零汙染。」李總經理堅定的說。

  蝴蝶的培育最終是為了進行野放,讓周邊環境隨處可見蝴蝶翩舞,在亞泥的努力下,相信「蝴蝶王國」的美譽一定能重現台灣。
 
研發突破 首創墁砌水泥
不只致力於廠區及周邊環境的美化,亞泥在產品本身也不斷強化,其中尤以花蓮廠品管組同仁研發出的「墁砌水泥」最具突破性。「墁砌水泥是供土水師傅專用於泥作施工之水泥,」李總經理解釋,「目前土水師為求方便施工,常以一般水泥自行添加藥劑,但此做法容易影響成品的黏著性,且增加龜裂風險。」

  亞泥獨家研發之墁砌水泥,適用於牆面打底粉光、砌磚、舖地磚及地坪打底……等,除了提供大家更優質的產品及便利的施工方式,也以降低自然資源耗用及節能減碳為訴求。相較於卜特蘭第I型水泥,墁砌水泥每公噸約可減少礦物材料164公斤(-11%)、煤炭42公斤(-32%)、電力5度(-6%)及溫室氣體排放252公斤(-30%),節能減碳效果顯著。以目前全台每年耗用150萬公噸卜特蘭第I型袋裝水泥於泥作施工為例,倘若皆以墁砌水泥替代,每年即可減少礦物材料24.6萬公噸、煤炭6.3萬公噸、電力750萬度及溫室氣體排放37.8萬公噸。

  當然,新產品的問世總必須經過層層關卡,首先面對的就是技術與成本的挑戰。墁砌水泥是特殊配方產品,部份成份仰賴進口,價格昂貴,貨物稅也較卜特蘭水泥高,為了使成本更具競爭力,研發團隊反覆進行配方開發與品質檢驗,歷經無數失敗再重起的過程,終於成功做出符合國家標準的品質,並獲經濟部標準檢驗局頒發國內唯一「墁砌水泥正字標記證書」。

  然而,改變客戶的使用習慣並不容易,李總經理表示,「國內土水師傅早已習慣自行摻劑,對墁砌水泥的使用方式與手感尚有疑慮。為了滿足使用者的期待,研究團隊再行調配十多種功能性助劑,並依據多位土水師傅試用後的回饋意見,在兼顧生產成本的前提下,不斷改善配方。」除了品質的提升,亞泥更進一步擬定一系列的推廣計畫,包括:遴選積極配合的經銷商、安排人員進行技術指導、建立指標性建案、申請將墁砌水泥列為環保產品,並加入公共工程使用……等。李總經理強調,「墁砌水泥的誕生,對亞泥而言,是擴大市佔率;對社會而言,能達到環保、節能之功效;對使用者而言,施工上更加便利。集結多方優點,相信未來一定能全面普及。」
  
全球佈局 走向世界舞台
  亞泥在台灣已深耕50載,年年締造獲利佳績,然而,李總經理也不諱言,歷經成長期、成熟期,近年台灣市場已趨飽和,「台灣水泥業最蓬勃的時期是1993年,一年用量大約2800萬噸,去年卻只有1200萬噸,這是產業必然的趨勢,未來也很難有大幅成長。」

  除了國內需求下降之外,進口水泥的競爭也是一大考驗,此外,基於環保及成本考量,部分水泥改以爐石粉及粉煤灰取代,也間接減少了水泥的用量,種種因素皆使台灣的水泥經營環境更加艱困。對此,李總經理採取的是「穩定策略」,「亞泥努力維持穩定的生產效率,致力『全產全銷』,保持獲利穩定,並消除不合理的傾銷。」

  有鑒於台灣水泥年產量大約1800萬噸,相較於用量,仍屬產能過剩,因此,行銷通路即決定了業者在市場的地位,「掌握顧客,就能勝出!」李總經理指出,「既然產量和品質已經是水泥業最基本的要求,未來就要以『優質服務』爭取客戶認同。」

  為了有效掌握下游通路,亞泥將原有的預拌混凝土事業部門獨立為亞東預拌公司,專責混凝土事業經營,並以外銷方式將水泥銷售至美洲、非洲、中東及東南亞等地,甚至在香港、新加坡、關島等地分佈銷售據點,做為台灣市場的策略通路,未來亞東預拌及亞利預鑄亦計畫在關島設廠,進一步強化下游銷售功能。

  面對台灣產能難再突破,亞泥也積極尋求大陸或其他海外地區的開發,目前在大陸採行「擴建」與「併購」雙軌發展的策略,目標將於2015年使兩岸產能達5,000萬公噸。此外,亞泥並多方跨足航運、電力及不銹鋼等行業,以多角化經營尋求多元化的獲利來源,同時配合關係企業,如:遠揚建設、遠揚營造及亞利預鑄,形成強大的垂直整合體系。

  誠如李總經理所言,「亞泥是追求成長、發展的企業。」即使面對全球化競爭以及台灣市場的萎縮,亞泥仍不斷追求進步,以「立足台灣、放眼大陸、全球經營」的策略走向國際,使「三高一低」(高品質、高效率、高環保、低成本)的水泥奇蹟以全球為基地,無限延伸擴大。

262-06-4 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acch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