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葉山欖基本資料

1.科別:山欖科 Sapotaceae
2.學名:Palaquium formosanum Hay.
3.英文名稱:Formosan Nato Tree,Taiwan Nato Tree
4.別名:臺灣膠木、驫古公樹、杆仔、山檬果
5.分佈地區:產臺灣北部及南端海岸與蘭嶼。

 

山欖科小百科

山欖科植物多為常綠喬木或灌木,常具乳汁,在世界約有65屬800餘種,多生長在熱帶地區,台灣有7屬11種為喬木,主要分布在南部及東部。本科植物用途廣,有些品種木材佳,有些是果樹如人心果、金星果、蛋黃果等,也有些可以提煉食用油的乳油木,而膠木屬可以提煉橡膠。另外,還有噶瑪蘭聚落中常可見到高大的大葉山欖,因此有人認為有大葉山欖的地方就有噶瑪蘭人,所以大葉山欖成為噶瑪蘭人凝聚族群意識的象徵。

 

大葉山欖in亞泥生態園區


   

    大葉山欖 (Large)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  ↗大葉山欖的樹形

 

   大葉山欖葉子1 (Large)      
  ↗大葉山欖的葉子

 

   大葉山欖花 (Large) 
 ↗大葉山欖的花 

  

知識與知性 

1.大葉山欖為常綠大喬木,株高可達 20 公尺,徑 30~50 公分,樹幹通直,樹皮灰褐色,有不規則細裂縫或細溝裂,或略細小龜裂,皮孔灰褐色;具有多數分枝,小枝細長粗壯,富含乳汁,暗褐色,被紅褐柔毛,葉痕顯著。

2.大葉山欖樹性極為強健,耐鹽、抗旱、抗風、耐濕,為一種對臺灣氣候頗能適應的樹種,加上其栽植、移植均甚易,故許多海濱工業區多有採用。


3.大葉山欖樹姿美麗獨特,挺秀明潔,非常適合觀賞,另其枝條斜向伸展,亦頗具層次感,實為原生樹種中利用價值極高之品種。


4.膠木屬植物的葉片多簇生於枝條頂端(末端),且往往具有「葉痕」;大葉山欖除了具備這二個特徵外,在小枝條或新生枝條上,還被有褐色的細毛。


5.大葉山欖在用途方面,除了適合當觀賞樹外,其木材可供建築之用,大葉山欖的果實亦可食用。

 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acch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