霧社楨楠基本資料
1.科別:樟科(Lauraceae)
2.學名:Machilus mushaensis Lu
3.英文名稱:Musha Machilus
4.別名:青葉楠
5.分佈地區:特產霧社、谷關至佳保臺一帶。
6.超級比一比:霧社楨楠v.s.香楠v.s. 山美村植株
|
霧社楨楠 |
香楠 |
山美村植株 |
樹幹 |
皮孔明顯 |
皮孔明顯 |
皮孔明顯,且有淺縱裂 |
新生的枝條 |
明顯的皮孔 |
有明顯的皮孔而後漸變光滑 |
有明顯的皮孔而後漸變光滑 |
葉形 |
長橢圓披針形 |
兩型一為倒卵形一為長橢圓披針形 |
兩型一為倒卵形一為長橢圓披針形 |
葉揉後的味道 |
濃郁香味而後似濃番石榴味 |
瞬間出現類似爆竹煙硝味而後似番石榴味 |
濃郁香味而後似濃番石榴味 |
冬芽之芽鱗 |
綠色、密披褐色毛 |
綠色、近光滑、少許毛 |
綠色、密披褐色毛 |
樟科小百科
樟科植物為組成台灣闊葉樹林的重要分子,可說是台灣相當重要的天然資源。共有60多種,常聽到的樹種包括樟樹、土肉桂、牛樟、香楠、山胡椒還有營養美味的酪梨,這些樟科植物都屬於經濟及民俗植物。如樟樹可提煉樟腦油,當時台灣設有樟腦專賣局;而牛樟是優良雕刻用材,它產生的牛樟靈芝有治癌效果,由於價格高昂所以常遭盜伐,目前已立法保育。土肉桂含肉桂酫可做香料或藥用,香楠樹皮可作線香原料。山胡椒泰雅語叫(馬告)主要是做調味用的,像是煮湯時就會加入馬告調味,增加湯的香味。
霧社楨楠in亞泥生態園區
↗霧社楨楠的樹形
↗霧社楨楠的葉子
知識與知性
1.霧社楨楠為常綠喬木,其樹幹上皮孔及小枝的皮孔都很明顯,幼葉綠色,葉為長橢圓狀披針形,厚紙質,葉面有光澤,葉片揉後香味較香楠濃郁,葉背可發現小壺狀蟲癭和壺狀蟲癭。
2.霧社楨楠的花多數,淡黃綠色,呈頂生聚繖狀圓錐花序,略有毛茸;總苞片倒卵形,花被片 6 枚,長橢圓形,兩面均有柔毛。
3.霧社楨楠和香楠最大的差異性在於鱗芽,霧社楨楠鱗芽較大,且有金黃色茸毛;香楠鱗芽較小,光滑無毛。其次在葉片,霧社楨楠葉形長橢圓披針形,葉表油亮;香楠卻有兩形葉,倒卵形和長橢圓披針形,葉表不油亮,感覺粉粉的。
4.霧社楨楠因葉的顏色較青綠又名青葉楠。此種最早係呂福原教授於1969年所發表的新種,其模式標本採自霧社幼獅一帶,故以霧社名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