楊梅基本資料
1.科別:楊梅科(Myricacea)
2.學名:Myrica rubra (Lour)Sieb. et Zucc.
3.英文名稱:Strawberry Tree
4.別名:珠紅、朱紅、龍睛、樹莓、椴梅、聖生梅。
5.分佈地區:原產中國大陸長江以南兩廣、福建、湖南、浙江,日本,韓國,菲律賓及台灣300~1500 公尺之山麓。
楊梅科小百科
楊梅科共有3屬約35種,屬於楊梅屬,香蕨木屬和Canacomyrica屬都是單種屬,也有的分類學家將楊梅屬又分出一個Morella屬。主要分布於分布於東亞和北美,中國只有1屬4種,分布在南方。本科植物都是常綠或落葉灌木或喬木,根共生有根瘤菌,果實為核果或小堅果,種子1枚,楊梅的外果皮肉質,可食用,台灣有恆春楊梅、銳葉楊梅2種。
楊梅in亞泥生態園區
↗楊梅的樹形
↗楊梅的雄花
知識與知性
1.楊梅常綠喬木,樹高可達10公尺以上。葉互生,葉片革質,全緣或上端不明顯疏鈍齒緣。花雌雄異株;雄花序數條叢生葉腋,圓柱形,黃紅色。雌花序卵狀長橢圓形。果實為核果,球形,熟時深紅色或紫紅色。花期 3~5 月。果期 4~6 月。
2.可供園藝行道樹、綠籬用,生長性強健,樹姿美觀,耐旱耐瘠,適合作誘鳥樹、果樹。
3.楊梅是我國著名之果樹,果圓球形,夏季成熟時為鮮紅色,生食生津止渴,亦可做蜜餞、果醬等。
4.木材用途:木材邊材寬闊,灰白色,心材狹窄,淡黃褐色,年輪不明顯,材質緻密較硬,多用為農具或做各種器具。
5.李時珍《本草綱目》說它"形如水楊子,而味似梅",故稱楊梅。藥用:楊梅果:生津、止渴。治口乾,食慾不振具有止煩渴、和五臟、滌腸胃、除惡氣之功效,對於虛火上炎、口渴煩熱、腸胃不適等症有一定療效。根、樹皮:散瘀、止血、止痛、治創傷出血、燒、燙傷。治吐血、血崩、痔血,跌打損傷、骨折,胃及十二指腸潰瘍,腸炎、痢疾,牙痛。
6. 梅適應力很強,喜陽光充足、排水良好之地。繁殖方法一般為播種或扦插,春、秋季較為適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