馬拉巴栗基本資料
1.科別:木棉科Bombacaceae
2.學名:Pachira macrocarpa (Cham. & Schl.) Schl.
3.英文名稱:Malabar-chestnut、Pachira Nut
4.別名:大果木棉、美國花生、發財樹
5.分佈地區:中美洲墨西哥、哥斯大黎加、南美洲,台灣於 1930 年代引進種植。台灣被廣泛栽種為園藝觀賞植物。
木棉科小百科
木棉科植物廣泛分布於全球熱帶地區,約有20-30屬,180-250餘種,以美洲種類最多,中國有6種,台灣有5屬7種。木棉科植物皆為落葉喬木,樹幹粗壯,最高如爪哇木棉(Ceiba pentandra)可高達70米 ;葉為掌狀複葉;花兩性,大型;果實為蒴果,種子有綿毛。許多品種的木材有經濟價值,輕木(Ochroma lagopus)是世界上最輕的木材;有的可以提取纖維;在非洲和澳洲乾旱地區的品種,樹幹中貯藏大量水分。在台灣最常見的有觀花的木棉花及觀葉兼食用的馬拉巴栗。
知識與知性
1.常綠喬木,樹高可達 15 公尺,基部肥大,肉質狀,常有側根露出地面,產於熱帶美洲,台灣普遍栽培,多作為園景樹及室內栽培。掌狀複葉有長柄。花是淡白綠色的五瓣大花,可作為盆栽觀賞用。花期四至十一月間。果實為球形木質蒴果,大小如番石榴,內有數十顆種子,可食用。
2.成株樹冠優美且生性強健,耐陰性亦佳,為重要的觀葉及庭園造景植物。幼株可將 3~5 株結辮成型或彎曲造型,可增加觀賞價值。種子可製罐頭;種子炒熟,食之如花生,故又名為美國花生;但因其胚芽含微量氰氫酸,勿食用太多。
3.繁殖方法以播種法為主,全年皆可進行,生長快速,也是最普遍的繁殖方法。。
4. 參考及引用網址:http://kplant.biodiv.tw